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港口内对被举报运送假冒伪劣商品车辆进行检查是否属于公路“三乱”问题的答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19:47:12  浏览:922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港口内对被举报运送假冒伪劣商品车辆进行检查是否属于公路“三乱”问题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港口内对被举报运送假冒伪劣商品车辆进行检查是否属于公路“三乱”问题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在港口内对被举报运送假冒伪劣商品车辆进行检查是否属于公路“三乱”的请示》(鲁工商公字〔1998〕213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对在港口等地停留的有运送假冒伪劣商品嫌疑的车辆进行检查,属于正常的行政执法行为,不属于擅自设立公路检查站等公路“三乱”行为。



1998年11月2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指定港澳地区部分旅行社组织外国旅游团申办团体签证的规定

国家旅游局等


关于指定港澳地区部分旅行社组织外国旅游团申办团体签证的规定
1993年3月17日,国家旅游局等

为吸引和方便外国赴香港、澳门地区人员来我境内旅游,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一、由指定的港澳地区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经广东省口岸入境,可在我广东省各口岸签证处办理旅游团体签证。
二、指定港澳地区组团旅行社的工作由国家旅游局负责,广东省公安厅和旅游局负责具体的监督、协调和管理工作。
三、目前指定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广东(香港)旅游有限公司、澳门中国旅行社、广东(澳门)旅游有限公司、香港立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香港招商旅游有限公司和以后由国家旅游局批准增加的旅行社为港澳地区的组团旅行社。
四、指定的港澳地区组团旅行社不得在内地直接经营接团业务,须与内地有接待资格的旅行社签订合同,委托接待。接待车辆应在合同中注明出车方。
五、旅游团的组团对象,为港澳地区的外国人。所有参团人员均须持用有效护照或代替护照的国际旅行证件。
六、指定的港澳地区组团旅行社在接受游客报名时须仔细查验其有效证件,按团体签证规定认真填写旅游团人员名单,尽量避免更改,并在旅游团入境前一天将该旅游团人员名单及旅行线路日程表交我口岸签证处,申办旅游团体签证。对确有特殊情况的旅游团,口岸签证处也可当场办理。
七、广东省各口岸签证处根据规定审批办理团体签证,并在旅游团到达口岸时核实后将团体签证交该团领队。
八、指定的组团旅行社应派领队随团活动,领队要妥善保管旅游团体签证,在进出境时及其他必要场合交我口岸联检部门和有关公安机关查验。
九、旅游团在我境内应集体活动,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如有因不可抗拒的原因需提前或推迟出境者,可凭接待旅行社出具的证明向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签证和离团手续,但须防止任何借口的滞留人员。发生离团滞留的,由组团和接待的旅行社承担责任。
十、对违反本规定的旅行社,广东省旅游局和公安厅权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承担经济损失、停止组团资格的处罚。


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具体实施办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具体实施办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第十七次检察长办公会讨论通过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8年10月25日发布《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实行“检务公开”的决定》后,“检务公开”已在全国检察机关普遍推行。为了进一步推动“检务公开”的深入,使“检务公开”程序化、规范化,现制定如下具体实施办法:
一、各级人民检察院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检务公开的内容。要采取设置专栏、制作挂图和印发小册子等形式公布检务公开的内容。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检务公开的信息台、咨询台和网址,供社会群众查阅、咨询检务公开的内容。要开展检务公开宣传日、宣传周活动,组织干警深入群众宣传检务公开内容。
二、各级人民检察院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或情况通报会,或者通过公告、报刊、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情况;检察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实施“检务公开”内容的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部署、有关检察工作的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各级人民检察院工作中的重大活动、典型案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三、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公众关注的重大刑事案件、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情况,在逮捕或提起公诉后,适时予以报道。
四、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的专用举报电话要配置自动受理举报系统软件,告知举报人可以随时随地举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可以查询检务公开的内容。
五、各级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要热情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向来访人讲明检察机关制定的与来访事项有关的文件、规定等,使来访人员了解与此相关事项。
六、出庭支持公诉是公布检务公开内容的重要方式,要利用出庭支持公诉工作,在法庭公开审理过程中,公开展示证据,揭露、证实犯罪,宣传法制,使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工作有生动、具体、深刻的了解,树立检察机关和公诉人公正执法、文明办案的良好形象。
七、检察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要告知自己的工作单位,告知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和义务。讯问未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还要出示法律所要求的法律文书。告知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已将有关权利和义务印制成书面材料的,在书面告知的同时,也应当口头告知。
八、检察人员在询问证人、被害人时,要出示本人的有关证件和人民检察院的询问通知书,告知证人、被害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和义务。
九、在接受举报人当面举报的时候,检察人员应当将“举报须知”的有关内容告知举报人。
十、检察人员在采取各种侦查措施和协助执行有关强制措施时,要告知本人的所在单位,出示检察机关的拘传证、搜查证、勘查证等法律文书,使犯罪嫌疑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知悉检察人员的身份,了解执行公务事由。
十一、各级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制作的有关诉讼文书如拘传证、搜查证、拘留通知书、逮捕通知书等,依法需要出示、送达的,要对有关当事人公开,送达有关当事人及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人民检察院要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行使权利。
十二、检察人员在诉讼活动中要依照法律和本办法履行各项告知义务。对于检察人员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的,当事人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上级人民检察院投诉,检察长或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责令有关部门或者人员予以纠正。对于检察人员严重违反规定、不履行告知义务而影响当事人诉讼权利行使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可以向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控告或者举报,纪检、监察部门应当认真查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违法、违纪责任。
十三、各级人民检察院要将检察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是否履行告知义务,纳入对检察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考评、考核,要定期检查、评比实施检务公开的情况,对落实检务公开成绩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